莫忘初衷
我很久沒有寫網誌了 文筆可能也會不太通順
算了不重要 不離題了...
還記得當時在努力念書要考轉學考的時候
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莫忘初衷
深怕忘了自己的初衷是什麼
然後迷失在大學的花花世界裡面
其實我這篇文章主要不是要靠夭自己有多廢多不會想多像個死大學生
但我也不知道我是想表達什麼 隨便下個大概的主題 我就開始寫了
中午去參加與師長有約的座談
我必須承認我忘了這件事 所以也沒問班上同學對系上或學校有什麼意見
(雖然我覺得畢業班也不會有什麼意見)
隨便擠些爛問題就過去了
只是到後來 翟主任和榮哥都分享了一些人生歷練還有求學時期的經驗
整個聊開了這樣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翟主任
他說 "我大學是念經濟系,但我很喜歡去旁聽別系的課
通常我都是寒暑假的時候去把課程準備好,下學期要旁聽的課
我在前一個寒假或暑假就把課本讀完,讀完了再去旁聽那門課。
我們那時候資源很少,想要多學些什麼東西都要靠自己去找
好不容易有一場演講
大家擠破頭要去聽
不像現在有太多演講,大家不知道該怎麼選 呵呵
那時候也有同學問我說,這樣旁聽課會不會很累
我覺得不會呀,因為教授規定一個禮拜看50頁的原文書
我一個禮拜大概要求自己看個100~200頁
教授的標準是針對全班的 可能也是對最跟不上進度的那個學生
是最低標準
我自己要求自己的標準遠遠超過教授的標準
所以當然不會累阿!"
他覺得大學生的畢業證書也一樣
只是進入社會門檻最低標準
其實重要的還是你在大學四年中 到底充實了多少
(當然這邊我們還是不能否認文憑的必要性)
很多人看賈伯斯沒讀大學 卻沒看到他之後做的事情
賈伯斯後來把在大學內他喜歡的課程全部旁聽完了
因為他不願意花光養父母的積蓄 他只是沒有文憑而已
其實重要的還是我們自己的態度
你想要怎麼樣規劃好你求學生涯
完全是取決於自己的
態度決定高度
態度正確 比 其他人在背後猛塞猛給你東西 還要有用很多
這也讓我想到我國中的老師鼓勵我說
你把標準訂高一點
然後盡全力去達成
就算你最後沒有完成目標
但你付出了相當的努力 最後的結果也絕對不會太差
--
榮哥說
現在很多大學生 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就這樣隨波逐流
上課也很混阿~
念到大四了凱因斯三個字還不會寫
你不覺得這很誇張嗎
逢甲大概有三成學生有辦就學貸款
一畢業就欠了四、五十萬
但進來四年沒學些什麼東西
出去了怎麼還債?
以前我那個年代逢甲大概是前25%的學生在念的
現在大約是75%
也可能是因為這樣 現在的學生跟以前的學生 心態上真的差很多
講到這裡我突然意識到自己也是那個在隨波逐流的人
我沒什麼大志 也不太清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只想著說以後找工作賺錢 好好工作 過完下半輩子
但..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
還是要回到主題
機會都要自己爭取
自己找老師 自己找資源去學習
其實現在逢甲提供的資源也很多了
就像我一個朋友
跟老師推薦自己 要去東大開研討會
還寫了計劃書 告訴老師自己去了會學到什麼
最後他就真的去了
回想到以前高中升旗的時候
教務主任說 我們是全國前8%的學生 (註:當時彰化高中入學PR值是92)
只要保持下去 考上前8%的大學不是問題
至少都有台清交成政
(這邊必須說教務主任機率沒學好 因為母群體不同 大多數高職生是不參與普大考試的)
想著以前比較有自信的我
以後總想著要幹一番事業
要做什麼厲害的研究 跟厲害的人一起共事
但現在我好像有點安於現狀了QQ
怕輸
怕麻煩
怕怎樣怎樣
怕東怕西
可能我之前太不會想了 然後再導致一連串的決策錯誤
不過其實用在人生上也一樣
你必須對自己有一個高的標準
然後努力去完成
自己找資源充實自己
等到機會來的時候 你已經準備好了
最近正夯的林書豪 不也是這樣嗎 :P
留言
張貼留言